bt365博彩手机版

?

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总结 > 总结

省工商局全面推进“多证合一”改革

    更新时间:2017-11-16 04:23:33

   根据省政府重点工作要求省工商局全面实施商事制度改革,率先推行“五证合一”、“先照后证”和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省营商环境和市场秩序持续优化。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多证合一”改革要求,推动商事制度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国家工商总局的大力支持和有力指导下,吉林省于今年71日起率先全面推行了“多证合一”改革。截至1031日,已有140166户市场主体按照“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照一码”模式办理了“多证合一”登记,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比改革前增长了19.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进一步迸发。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将“多证合一”改革摆上突出位置。吉林省委、省政府对“多证合一”改革高度重视,去年11月份以来,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两次研究“多证合一”改革,省政府常务会议也进行了专门安排部署,并将“多证合一”改革列入2017年度省政府和市州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巴音朝鲁书记、刘国中省长分别到省工商局和工商登记窗口调研,要求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今年5月初,金育辉副省长召开专题会议再次对“多证合一”改革进行研究部署。省工商局充分发挥牵头作用,从吉林省实际出发,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分批整合、分类推进”的办法,精心设计了“多证合一”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顺利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稳妥推进“多证合一”改革。自去年底开始,吉林省对各级政府部门涉企证照进行调研摸底,形成了与市场准入环节有关的证照清单,要求整合一个销号一个,做到应合尽合。经过为期3个月的集中梳理,最终梳理出328个涉企证件。经反复沟通,初步确定将具备条件的32个证件纳入第一批“多证合一”改革范围。按照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能减掉的坚决减掉的原则,结合不同证照特点,将梳理出来的证照分为三类,采取不同措施实现“多证合一”,做到相同信息和材料“一次采集、一档管理、一网共享”,切实简化办事流程,大幅缩短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

三、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推动“多证合一”改革产生化学反应。吉林省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手段,大力加强部门协同,实现业务无缝衔接、信息全面共享,力争使“多证合一”改革真正产生化学反应,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融合。一是以“多证合一”信息采集管理系统为基础,为企业信息精准推送提供通道。吉林省开发了“多证合一”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制定了“多证合一”信息推送关键词目录,实现多部门信息推送和业务联动,并做到流程简约、责任明晰、全程留痕可追溯。凡是能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重复提交,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二是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索引,为部门间信息有序共享提供可能。自201510月推行“五证合一”改革以来,吉林省不断加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换码力度,截至去年底存量企业换码率已经达到100%。同时,以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契机,大力推进部门间企业信息归集共享,目前省、市、县三级3150个政府部门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索引,实现了涉企信息互联互通、无障碍流转,有效解决了部门间企业信息不一致的问题,为“多证合一”改革后部门信息推送共享提供了必要前提和保障。三是以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为依托,为部门间业务紧密协同提供支撑。“多证合一”改革后,许可部门与企业零见面,有些需要存档的法定材料如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等,各部门无法直接获取。为此,吉林省将“多证合一”改革与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统一要求,正在研发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上线运行后可以将工商部门在登记注册中获取的相关材料及时共享给相关部门,避免了材料重复提交、信息重复采集,更好满足后续管理需要。四是以企业信息公示为手段,为改革后跨区域互认提供解决方案。为解决改革初期企业因没有取得纸质证件、到外省开展业务受阻这一突出问题,吉林省充分发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全国“一张网”作用,要求各许可部门将许可或备案结果通过数据中心反馈至工商部门,由工商部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并创造性地将相关信息加载在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中,任何人都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知该企业是否已经取得相关资质,为“多证合一”改革后跨区域互认扫清了障碍,真正实现“一照走天下”。

四、强化保障,扎实推进,确保“多证合一”改革落地生根。省政府将“多证合一”改革列入今年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评体系,细化考核指标,严肃工作纪律,一级抓一级,推动工作落实。要求各级相关部门配齐配强窗口人员,及时组织业务培训,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求编办、法制办、软环境办、政务公开办等综合协调部门,积极做好制度和体制机制保障,为“多证合一”改革清障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