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365博彩手机版

?

当前位置 > 首页 > 廉政窗口 > 廉政教育

工商部门怎样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有感

    更新时间:2013-06-13 10:25:43

 

 

 

工商部门怎样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有感

   

   权力始终是一把“双刃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及时揭露腐败行为,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在容易产生滥用行政权力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监管、行政维权等关键性环节和部位,建立有针对性的权力制约机制,防范腐败的发展蔓延;提高工商部门办事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让工商职能和所有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依靠法治制约权力,使全系统公务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确保工商职能所有的权力在“刚性”制度笼子里运行,这样才可以有效防止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这一重要论述,为当前的反腐倡廉指明了方向。
   为什么治理腐败要靠对权力监督制约?从人类历史看,权力始终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能被滥用来谋取私利,滋生腐败。列宁指出:“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不受节制的堕落。”古今中外的历史也反复表明,权力一旦失去制约和监督,腐败就会随之产生,绝对的权力绝对产生腐败。从我国情况看,在体制转轨时期,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在有些领域还十分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到根本,与权力行使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制约,特别是与一些位高权重者的权力行使约束不住,监督不力,直接间接相关。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权力正确行使,不被滥用,就必须抓紧建设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和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提高权力监督制约的有效性。
   一、 及时有效地揭露腐败行为
   腐败是一种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现象。腐败心理研究表明,潜在的滥用权力者通常会在收益与风险间进行权衡,如果腐败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揭露,严厉的处罚,腐败获得的好处大于被查处的后果,就容易铤而走险。因此,及时揭露腐败行为,坚决查处腐败案件,不仅可使腐败行为受到应有惩处,得不偿失,而且可起到威慑作用。处罚一个警示一片,可使权力行使者因畏惧受到揭露和处罚而不敢腐。

   及时揭露腐败行为,需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法律、民主、社会、舆论等体制内外监督,健全举报、信访、质询、听证、监察、审计等制度。要通过制度设计,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根据群众检举的线索发现腐败行为,为此还应抓紧完善举报人和证人的保护制度,因为目前的制度规定在设计和执行上都存有过多的漏洞和缺陷,致使举报人和证人屡受打击报复的事例一再上演。要充分发挥舆论媒体在揭露腐败中的作用,特别要健全网络举报受理制度,发挥“网络反腐”的“秒杀”优势。许多高官、实权人物滥用权力,不怕知情者上告,不怕权力机构查处,却怕公开曝光,这充分显示了舆论的巨大威力。还要发挥好纪检、监察、审计、司法等权威机构的优势,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及时揭露滥用权力的腐败活动。
   有效处罚腐败行为,必须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有了新部署,有多名涉腐官员受到及时坚决的查处,例如,雷政富从曝光到被免职立案调查只用36个小时,海南琼中县财政局长公款吃喝两天后被免职,查处力度和速度大幅提升,起到了明显警示作用。同时,也折射出一些地方存在揭露与处罚脱节的情况,比如,有的腐败行为被举报、曝光、揭露,却没有得到及时查处、受到应有惩罚,有的执法偏软、压案不办、瞒案不报、内部消化,有的举报在权力部门之间转来转去,甚至七转八转被转到被告的手中,最终不了了之,干部群众对此十分痛恨。因此,提高处罚腐败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查办机构的支持,增强专项监督的独立性,健全对相关机构的内外问责机制。
   二、 加强权力制衡
   权力具有扩张性、支配性、腐蚀性的一面,一旦失去制约就可能滋生腐败。哪里的权力失去制约,哪里就可能出现腐败。对我们工商系统而言,有些单位、部门、窗口和岗位,别看单位规格级别小,但他掌握着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监管的决定权,如果他的权利一旦失去了监督和制约,就必然会产生滥用行政权力,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工商系统不胜枚举。要做到事前预防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合理界定公权力行使的边界。在工商职能体制转轨时期,行政、企业、市场等行为往往混淆不清,权力对微观经济的过多干预,使某些掌握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人员有了牟取私利的机会。因此,合理界定公权力行使的边界,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压缩权力配置资源,将有助于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的机会和条件。
   二要对过于集中权力进行制衡。腐败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一些权力过于集中,不容易关进制度的“笼子”。解决的办法,就是对重要岗位和环节的权力进行分解,如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以权制权,形成制衡机制。
   三要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权力的制衡。近些年来,我们工商系统一些部门和人员违纪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的现象,也屡屡出现,极易产生不正之风乃至腐败。因此,必须加强对随意支配财政资金权力的监督制约,健全统一透明的预算控制制度,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的监督;严格财务预算支出管理制度,统一财务支出标准和福利津贴标准,消除隐性收入、灰色收入。

    三、 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监督,是一剂有效的“防腐剂”。这是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掌权者自然要自我约束,慎重行使权力,如有滥用权力行为也容易被发现;通过“暗箱操作”来谋取私利的腐败活动就很难得逞;保障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本身就等于扩大了监督主体和力量,这样就可依靠社会公众的力量来监督权力,改变仅仅靠反腐机构来监督权力的格局,形成多数人监督少数人的机制。所以,“透明”是腐败的天敌,透明度越高,治理腐败成效也越大。
     四、依靠法治制约权力
   依靠法治制约权力,可使我们工商系统公务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一旦出现滥用权力的腐败行为,就可依靠法律手段加以有效的终止、纠正和制裁,这样的权力制约机制,将大大增强权力行使的规范性和不可违反性,使权力制约获得现实的力量源泉,确保权力在“刚性”的制度笼子里运行,有效防止腐败。

                                                                                (汪清县工商局  郭光忠提供)